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百姓生活 > 正文

幸福宿迁圆梦小康丨这场发布会展示了宿迁的全面小康“家底”有多厚实

发布日期:2022/5/27 13:36:16 浏览:136

来源时间为:2020-11-07

11月6日下午,由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宿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幸福宿迁圆梦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直专场(第三场)正式举办,宿迁市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守兵,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燕枫将走进新闻发布厅为您展示宿迁的全面小康“家底”有多厚实。

市发改委

宿迁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守兵发布市发改部门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王守兵说,近年来,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立市发改委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推进督导小组,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加强部门横向协同,强化系统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01

抓重大项目

助推全面小康进程

近年来,市发改委始终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项目建设新突破助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坚持每月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各县区和市直部门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现场观摩推进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在《宿迁日报》头版公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以梯次接续、压茬推进的态势和力度,确保项目快建设、早达效。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定期梳理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大项目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落实应对破解方案和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运行。

成绩

今年1-10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367个,计划总投资1625.4亿元,同比增长30.8;新竣工项目305个,完成投资1047.1亿元,同比增长71.6。恒力时尚产业园等6个百亿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02

抓民生实事

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全面小康民生短板,近年来,市发改委每年都会编排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并以市委一号文件形式印发实施。

在项目编排过程中,市发改委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关系: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项目编排既着眼于“大”,如农房改善等大工程,具有牵引性、龙头型特征;又关注于“小”,如交通拥堵等小项目,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痛点、堵点问题。

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项目编排既留意“点”,如农贸市场等,有效解决周边群众生活购物难问题;又推动“面”,如就业创业等,加快全市面上惠民利民实事项目开展。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项目编排既着眼当前,如针对全面小康、基本公共服务时间节点,编排补短板项目;又放眼长远,如围绕食品安全等,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成绩单

截至10月份,全市10大类100个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7.4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5.05。其中,玉泉山路小学等14所学校建设完成,中心城区供水能力提升工程等10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03

抓产业发展

支撑全面小康实现

全面小康的实现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带动。

围绕优化产业布局

出台《宿迁市制造业产业体系优化调整方案》,在原有“4 4”产业基础上,构建“5 4”产业新体系,即明确市级层面重点发展的5个主导产业和4个先导产业。

围绕服务业发展

着力构建“343”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新格局,大力实施服务业投资提速、企业登高、集聚区倍增“三大行动计划”。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市发改委会同市统计等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部门联动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各部门同向发力、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成绩单

截至2019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12.2。

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投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连续3个季度正增长,增速全省第一。

截至三季度,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67.53亿元,实现增加值194.93亿元(未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72,较2019年提升5.32个百分点。

04

抓改革创新

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近年来,市发改委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把全面小康向纵深推进。

加速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出台全国首部由设区市制定的综合性社会信用法规——《宿迁市社会信用条例》,积极探索具有宿迁特色的信用监管机制。

深入推广“宿易贷”信用等级认证融资模式

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新路径。

着力清费减负减轻企业负担

动态编制印发《宿迁市市级清费降本减负政策文件目录清单》《宿迁市执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和收费减免与优惠政策清单》。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将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光伏、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成绩单

目前,宿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上升至全国第7位、全省第2位。

截至9月末,全市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3.6亿元、1892户,有近1/3的企业通过信用方式获得融资。

市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11项、比省公布少9项;市级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只剩下1项、比省公布少3项;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对工业企业收费平均比全省低70。

1-9月份,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6亿度,同比增长2.7,占全市全社会发电量的31.48。

王守兵说: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凝心聚力,确保完成全面小康各项目标任务。

提问&解答

宿迁日报记者:

近几年宿迁市重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请问市发改委在工作中是如何优化帮办服务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守兵:

我们主要致力围绕项目立项、建设、生产全流程,分阶段、针对性提供帮办服务,通过全面开展“抓前期工作、比项目开工率,抓建设保障、比投资完成率,抓后期服务、比企业产出率”活动,做到靠前服务、优质服务、延伸服务;积极推行弹性用地制度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引导土地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和水气热大用户合同交易,无缝对接企业用工、用电等要素需求,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新社记者:

请问市发改委每年是如何编排民生实事项目的?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守兵:

每年的项目编排我们都早谋划,认真比选、斟酌、研判,具体编排中,坚持把握好以下三项原则:

可感知原则

总体按照全域普惠、可感可视的要求,确保所有项目百姓可感、受益可知,力求社会发展与民生幸福相呼应,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可感性。

可落实原则

聚焦民生实事当年完成,凡跨年度完成的项目,当年目标一律分解细化,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求各部门在项目编排过程中深入调研论证,认真分析拟申报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对项目的前期手续、进度安排、资金来源进一步明确,确保所有项目如期完成。

可考核原则

对标省定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将当年能够实现的短板弱项指标转化为具体实事项目,确保通过上级考核、不拖全省后腿。

在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编制中,市发改委将充分运用“十四五”时期我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有温度做好民生工作,推动社会民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市工信局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走进新闻发布厅发布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果。

成绩单:“四个新”工业经济

“十三五”以来,市工信局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工业总量实现新跨越

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436亿元,增长5.1;规模工业增加值769.3亿元,增长7.7,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工业总量已达苏北中游水平。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多项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

机电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绿色家居、新材料等五个主导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市主导产业占比达到85.9。

企业实力实现新提升

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1户增加到4户,超5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户增加到8户,超1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2户增加到50户。实现主板上市企业7户、净增3户,挂牌上市企业77户、净增63户。

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

全市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6个,新增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296个。

工业经济“四个新”的实现,得益于市工信局突出“五个聚力”,推动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产业培育

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

始终突出千百亿级产业培育的主题主线,深入实施千百亿级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建立完善产业培育体系

2019年,出台《宿迁市千百亿级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培育超千亿级产业3个,500亿级产业2个,百亿级产业2个,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开展细分产业链研究

梳理光伏等13条细分产业链,描绘产业链图谱,找准产业链优势和短板,精准提出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方向。

全面融入省先进制造业培育体系

省制造业强省办编制了绿色食品集群培育实施方案,把我市纳入集群培育总体布局。省工信厅将我市纺织服装等产业,及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给予支持。

特色产业进一步凸显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预计到2023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新能源生产基地。在高端纺织领域,在建三个百亿级重大项目,预计到2023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纤维生产基地。在膜材料领域,是全国功能膜产业重要集聚地、科技引领示范区。

聚力企业培育

全力提升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1] [2] [3]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