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资讯杂谈 > 正文

宿迁邀请市民一起体验CPI“诞生记”《宿迁日报》

发布日期:2015/10/12 21:33:52 浏览:1503

作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民生指标CPI,发生于我们消费中的各个环节。她就是我们在菜市场买的一把小葱或餐馆吃的一碗牛肉面这样无数的价格汇总而出。
当这么多小小价格数据汇集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很多民却又不太明白起来。
CPI到底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在第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到来之际,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邀请宿迁学院商学院的10多名师生零距离体验CPI生产过程。
“踩”出来的价格不轻松
20日上午早上8点30分,西楚农贸市场内熙熙攘攘,各式各样的货品已经摆放妥当只等客来。
为了真正体验采价工作,宿迁调查队的工作人员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采集任务并简要普及了一下采价方法。三个组分别采集土豆、西红柿、莲藕、鲫鱼、五花肉和牛腿肉(熟)等商品每千克的价格。
在这样热闹的市场内,只采集价格不买菜,拿着纸和笔记录的学生们能够胜任采价工作吗?
“土豆,今天多少钱一斤呢?”学生辛炳莹询问了好多个摊位。但得到的回答却大相径庭。有的摊贩说2.5元/斤,有的说3元/斤,一连问了好几家价格都不一样。
不过体验采价时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一些商贩对学生采价配合度不高。部分摊主直言:“你不买菜,就别将摊位堵上了。”据采价员介绍,采价遇到商贩不理解的事是家常便饭,需要经常沟通。
学生眼中看似只是问问价格、记记价格感觉挺简单的工作,但在实地操作中却遇到不少困难。当听说采价员仅在菜市场就需要采集100多种商品,其中蔬菜就有30多个品种的价格时,不少学生感觉采价员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在市区大润发超市,记者跟随其中一组两位女生采集福临门东北大米(5kg袋装)、鲁王面粉(5kg袋装)、金龙鱼调和油(1.8升装)的价格……仅仅在东北大米旁的走道,两位学生就来来回回走了十多次,时不时蹲下、站起,仔细查看价签上的品牌、产地和包装和要求是否一致,然后再纪录到纸上。
面对采价的工作,学生陈慧敏表示:“采集价格是个细致活儿,非常繁琐,需要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虽然很接地气,但其实没那么容易。”
算出来的“CPI”很高大上
陪同学生采价的宿迁学院统计学专业老师曹玲玲表示:“我觉得今天让学生参加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亲身体会到CPI数据是怎么来的,更加深了对CPI的理解。”
实地体验了一次采价工作后,师生们又一起来到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了解编制宿迁CPI的每一个步骤。

目前我市共调查规格品约733个,涉及的调查网点近200个,其中包括4家农贸市场调查点、70多家商场超市和商店调查点、100多家服务项目调查点。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化比较频繁的鲜活商品,逢5逢10每5天采集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和服务每月采集1-2次价格,每月共采集商品价格5000多笔。

得到一线价格数据后,宿迁调查队通过CPI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最终计算出宿迁的CPI。

国家统计局宿迁调查队副队长蔡群表示:“通过CPI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现代化的采价设备,让采价员的一线采价数据可以当场上报到国家统计局服务器,采价时间和上报时间,包括录入和修改痕迹也都可以查到。采价工作的实事求是、三定一直、同质可比、实际成交和即采即报等工作原则,确保了每个月出炉的CPI数据的真实可靠。”
CPI是生活消费的晴雨表
CPI与我们的生活同步同拍,直接反映了生活消费价格的高低起伏。
但往往很多市民觉得,有时CPI的涨幅似乎和生活中的感受不太一致。其实,很多市民往往没有搞明白,CPI是一个平均的综合指标,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对单一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而且时点性特别强。
宿迁调查队价格处处长王玉林介绍,比如有一段时间大蒜价格暴涨,老百姓感受特别深,但消费者可能只感受到大蒜涨很多,而忽略了猪肉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且其他蔬菜价格也没像大蒜一样疯涨。而且不同收入和不同消费习惯的人群对物价波动感受也不同。对比基期的差异,也会引起老百姓对CPI的感受偏差,如普通居民感受物价变化对比的基期也许是3、5年前,而公布的数据一般只是对比1年前。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