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王国康)“1993年时从宿迁上南京,客车要开7个小时,中途还得在饭店吃顿饭,再赶路。”回想建市以前出差经历,市民孙先生感慨万千。
从砂石路到柏油路,从一级公路到高速公路,从盼望铁路到即将建成高速铁路,宿迁的交通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一路高歌,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京沪高速宿迁段
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流传。
1996年宿迁建市之初,既没有中心城市,也没有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的交通构架。联系县区的是6米宽的砂石路,全市黑色路面只有9米宽的徐淮路、不足7米宽的205国道和宿迁到泗洪的阳青线,三条路加起来不足180公里。
窘迫的交通环境使得205国道、徐淮路、宿沭路和发展大道、环城路等主要城乡道路的改造和建设工程应运而生。仅2006年到2011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120亿元,全市拥有公路总里程10183公里,高等级公路里程达535公里,干线公路达到了604.6公里,公路密度达1.03公里每平方公里。
运河宿迁二号桥、三号桥、引湖大桥、发展大道特大桥等20多座大型桥梁和城区300多公里道路的建成,更是让宿迁市区由夹在两河之间的水中旧城变成了一座跨河纳湖的水上新都市。城区由原来的30平方公里拓展到二环合围面积220平方公里,扩大了七倍多。所建交通重点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优良率在95以上。
随着宿迁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完善,已经实现了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更为宿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数据显示,宿迁市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两项指标2004年已达到省全面小康指标。
高铁架梁
乡村道路实现高水平“村村通”
从宿迁城区向西,穿过宿迁京杭大运河4号桥10余里左右,一大片荷花便映入眼帘。这里是宿豫区新庄镇的万亩杉荷园,园内不仅有大片荷花,还有苍翠欲滴的水杉林,故取名“杉荷园”。每逢周末,游人如织,最多的时候,一天可突破千人。
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风景区。新庄镇依靠近万亩的荷花园,引进多家藕产品生产企业,并成功入驻京东和淘宝,开设杉荷园农产品专营店。
“这都要得益于宿迁农村公路的建设。”新庄镇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李前进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所以咱们这各种产业园纷纷兴起。除了杉荷园,我们镇还有1000亩黄桃园、500亩葡萄园……”
据悉,仅“十二五”期间,宿迁就新改建农村公路3655.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现了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高水平“村村通”。
宿迁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十三五”的大幕刚刚拉开,宿迁交通将迎来具有历史意义的高铁时代,将通过未来5年的奋斗,建立起一个联江通海的大交通。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是交通发展的黄金期,为实现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加速,我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抢抓沿海开发、南京1.5小时高铁交通圈建设机遇,着力补齐补强铁路、水运短板,加快推进影响宿迁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做好省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涉及宿迁项目的争取工作。目前,“连宿高速”“合宿新铁路”“宿连航道”等多个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均列入省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
当前,宿迁正在加快干线航道通江达海。加快推进宿连航道建设,为大运河苏北段打通一条便捷出海通道。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洪泽湖湖区、南圩河、徐洪河等系列航道升级改造,全面提升航道内部通达能力。确保到“十三五”末,便捷的通江达海航运体系初步构建。宿迁港各港区协调发展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将建成一批规模化公用作业区码头工程,至2020年力争新增货物通过能力2000万吨。
稳步实现公路现代化。今年,我市积极推进泗洪至泗阳高速建设、宿迁至连云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宁宿徐高速公路升级改造前期研究工作,加速推进市域城际、省域市际节点间快速直达联系。优化完善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干线公路市域乡镇的覆盖率。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着力改善三、四级乡村道的通行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节点的通达性。
同时,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我市正积极争取宿迁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宿迁市湖滨新区和泗洪县两个小型通用机场建设。
公、铁、水、空齐头并进,宿迁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展望未来,市交通局局长沈学标憧憬无限:“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还要构建出行便捷的高铁网;不能满足于内联外通的航道网,还要建设物流便捷的出海港;不能满足于通江达海的大通道,还要构建现代综合运输网。未来的宿迁交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将从支撑到承载,最终实现引领。”
《宿迁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四大综合交通枢纽、 莘庄综合交通枢纽、 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综合体模块、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