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下设单位 > 正文

宿迁:全力做好乡村振兴“水文章”

发布日期:2023/9/20 19:54:49 浏览:38

来源时间为:2023-09-05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宿迁围绕农业强目标,不断夯实新时代“鱼米之乡”水利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做好乡村振兴“水文章”。

大中型灌区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战场。为加快推进全市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着眼前期工作,宿迁全力做好项目储备,帮助泗洪县优化整合中小型灌区,形成“1大6中”灌区格局,76.6万亩濉汴河灌区成功进入水利部大型灌区名录,帮助宿城区整合82.2万亩古黄河灌区,目前,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即将公示名录,同时还以灌区整合为契机,加快推进濉汴河、古黄河、沂北、淮西等灌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在此基础上,宿迁不断加快灌区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资金6.3亿元,实施了来龙、红旗、曹庙、蔡圩4个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新(拆、改)建泵站33座、涵闸等配套建筑物390座,改造渠道128.9公里,整治排涝沟157.2公里,项目实施后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7。

此外,在提升灌区管理服务能力上,宿迁围绕“健全组织、安全运行、用水科学、经费落实”等要求,加快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加强农田灌溉计划供水,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船行、来龙、柴塘、皂河、柴沂、红旗、曹庙7个灌区被评为国家节水型灌区。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水环境是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强大驱动力。除了大力度推进灌区建设,宿迁还在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上下大功夫。

聚焦加快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和民生实事项目,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与管护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年攻坚、两年突破、三年冲刺、四年巩固”推进思路;编制了《宿迁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技术导则》,细化分类分级建设标准,全面加快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截至2023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923公里,有效提升了河道引排能力,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态河道指标站稳全省第一梯队。

农村骨干河道是宿迁河网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骨干河道治理事关防洪保安、事关供水保障、事关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为加快推进农村骨干河道治理,宿迁将农村骨干河道治理列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市水利局依托国家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进安东河、岔流新开河、拦山河、利民河4条农村骨干河道治理,总投资6.44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骨干河道治理75公里,已治理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有效改善区域引排条件和水系连通状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为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部署,统筹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本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十四五”以来实施宋庄、西民便河、三棵树、利民河等4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整村、整片一体化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创成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13条,水土保持率达97.15。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做好农村水利设施基础保障,努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水利保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