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下设单位 > 正文

宿迁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3/11 11:39:15 浏览:274

4月21日,记者来到传统文化强镇宿迁市沭阳县汤涧镇,发现这里的街道,宽阔整齐干净;这里的人,从孩子到老人,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知足、沉稳,毫无浮躁之气。

自2010年起,汤涧镇文化站获得了江苏省一级文化站、江苏省优秀文化站等称号,汤涧镇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宿迁文化先进乡镇、宿迁市文化示范乡镇、沭阳县文化先进乡镇等称号。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该镇进一步突出文化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使原本就有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加强。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日子过得怎样,还好吧?”“好着呢!最满意的有两点,其中之一是有戏看!”汤涧镇藕池村后陈组农民王祥芝,今年已经70多岁,依然嗓音洪亮,满面红光,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记者碰到他时,他正在藕池村村部办事。他说的“戏”,指的是农民自编自演的淮海戏、苏北琴书、快板等文艺节目。

汤涧镇农民素有爱“看戏”的传统,因而也造就了大量的地方戏表演艺术人才。他们不甘寂寞,闲时或是过节,便自发组织起来,找到空阔一些的场地,三三两两地“唱”起来,一会儿就能聚拢一大群人。

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分散的表演小团体组织起来,组成比较大的表演团队,还提供排练场地以及出行车辆等必要条件,使他们不仅可以在本村本组演节目,还可以到其他村演节目。这些大篷车艺术团在接到邀请后会准时进行演出,不计报酬。

在藕池村村部,记者遇到了狄运凯、徐翠萍老两口,他们是大篷车艺术团的“明星”。两位老人都是近70岁的高龄,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爱说爱笑。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不计报酬地为乡亲们表演节目时,两位老人爽朗地说:“一是有这爱好,二是宣传了党的政策,为大家提供了正能量,增加生活乐趣,何乐而不为?”其实,有了健康的身体,恐怕才是两位老人最大的“意外”收获。据了解,两位老人平时农活照样干,极少生病。

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些大篷车艺术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出了大量优秀地方戏,宣传党的政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受到群众欢迎和认可。

狄运凯说,他们的表演团队如今每周都要出去表演,他今天本该出去的,因有事未出去。他们的表演团队已接到了五一期间到沭阳县其他乡镇表演的邀请。

一旁的同村村民徐守明还取出手机,给记者看大篷车艺术团演出的视频。为了更好地欣赏节目,他用手机录制了下来。

在汤涧镇微信公众号上,记者发现,在该镇组织的2018年迎新春暨宣传十九大精神文艺汇演中,大篷车艺术团表演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天会更好》等节目获奖。

发展时尚现代文化

21日上午9时许,在汤涧镇王府花苑小区旁边的灯光塑胶篮球场内,记者看到3名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在打篮球。陪同采访的汤涧镇宣传科科长张赛南介绍,这是学校学生周末在这里玩,早晨会有很多人来锻炼身体。

2018年春节期间,汤涧镇在这里举办篮球比赛,每场比赛周围都围满了观战群众。该镇党委书记徐旭表示,该镇通过举办能够提振群众精气神的各种形式活动,把农民从牌桌旁、青少年从游戏里给拉出来。

该镇先后投入80余万元建起文化体育中心楼,配有多功能室、体育健身室、乒乓球室、陈列室等。全镇12个村及4条镇区街道都配备了农家书屋,供农民阅读。在镇区街道的主要地段设置文化长廊,每周更新图片和内容,让农民朋友及时掌握党的政策、时政要闻和科学知识。镇文化中心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农民专题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农民开展法律、农业科技等知识竞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知识改变的不仅是精神面貌,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汤涧村农民严奎在农家书屋学习时学到光伏发电知识,投入资金办起了光伏路灯厂,年销售额已达5000万元。三黄村农民朱立展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引进上海老板周亦标投资8000万元,在镇工业园区办起立加工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制作蛋糕盒配件,年创产值超亿元。

瞄准红色旅游文化

让藕池村后陈组农民王祥芝满意的另外一件事,是村里凡住人的地方,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外出更安全,他再也不用闷在家看电视了,可以到处溜达,或是看戏,很方便。几年前,藕池村还是一个矛盾重重的村,群众忙着上访,干部忙着息访,不要说工作有什么突破,连正常工作开展都难。后来,汤涧镇选强配齐村领导班子,由江苏新时代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学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张赛南介绍,徐学刚处事公道,热心公益事业,经常自掏腰包资助贫困户及其他有困难的人,在村里树立了威信,赢得了群众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徐学刚拿出90多万元帮村里进行路面硬化,还安装好太阳能路灯;还在路边设立宣传牌,在宣传牌和村内墙面上制作宣传十九大精神等内容的标语、墙画,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

与藕池村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相呼应,该镇瞄准了藕池村南北中心路西侧与大李村接壤的地块。

21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藕池村南北中心路西侧较为低洼的地块,栽满了树,偶尔会有一小片存水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然而这却是历史上威名远播的港河所在地。时光退回到烽烟滚滚的抗战时期,这里是敌我争夺的焦点地段。

港河贯穿双窑、藕池、大李、汤涧等多个村,是抗战时期港河沿线运盐的主要通道。当时港河比较宽,日本侵略者可以四艘汽艇并排驶入港河,输送日本兵。港河两岸的群众奋起反抗,投身革命,打鬼子、杀汉奸,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拼杀,滔滔的河水承载着革命的火种,浇灌着汤涧大地。战斗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和优秀共产党员,有中国著名密码专家吕述望的父亲吕继文,有“横刀犹自向天笑”的尤庆林等。

当年的峥嵘岁月留下来大量历史遗存,这一切既是精神财富,也完全可以转化成红色旅游资源。

徐旭在汤涧镇日前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推动镇村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吸纳全镇范围内的文化宣传人才,以宣传十九大精神为主攻方向,以挖掘港河红色斗争历史为立足点,全力培育汤涧镇村文化新亮点,让镇村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镇百姓。(宿迁日报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