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下设单位 > 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0/17 10:03:32 浏览:1785

代化指标尚有差距。部分指标实现的目标值还比较低,有些指标实现值还不稳定,一些指标值越往后提高的难度越大,离气象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面临着提升和巩固的双重压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防灾减灾水平有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多样化和便利性不足,不能满足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需求;气象为农“两个体系”转型升级和服务机制创新发展尚不完善;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和人工影响天气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加强。预报预警服务的准确率、时效性、精细化水平和信息覆盖面,与地方防灾减灾需求、与社会期盼仍有明显差距。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细化,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科技成果支撑业务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针对重大天气过程的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预测准确率与服务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尚不明确,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有待凸显,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活力不足,气象服务市场开放和监管力度不足。

——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气象管理能力与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气象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气象管理理念和方式还没有实现由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政策环境有待优化,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的能力有待提高。

——公共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统筹部门、市场、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气象现代化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气象发展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规模效益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硬件建设向软硬并重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气象业务、服务、科技、人才、管理等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发展目标与理念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以精细化预报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建设苏北领先、全省先进的具有宿迁特色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为宿迁打造改革创新城市、青春活力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气象保障服务。

(二)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把创新发展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更加依靠科技和人才,努力在关键科学领域及核心业务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

协调发展。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和形势,注重系统、领域、区域、环节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统一,建立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补齐发展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气象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绿色发展。紧密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蓝天绿水的期望,在气象服务中关注热点、突出重点,更加重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更加注重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与自然和谐。

开放发展。把气象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不断审视和定位,不断增强开放发展的意识和理念,及时感知、跟踪把握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导向和资源的高地,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提升气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要实现气象部门资源与社会、市场的充分融合与共享。

(三)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服务“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使命,坚持以精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抓手、以智慧化为目标的发展主线,到2020年,基本建立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政府主导、气象事业单位为主体、社会多元参与、适应需求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贡献力明显增强。

气象现代化水平继续提高。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观测业务基本自动化,基本建成部门主导、行业协作、社会参与的观测与保障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气候预测客观化和评估定量化技术进一步完善。建成面向民生的气象数据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适应云计算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形成统筹集约高效的气象信息化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主体、载体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才结构继续优化、整体素质继续提高,基本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和管理发展需要。

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普惠高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内涵和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间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气象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公众全覆盖;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能力有大幅度提高。保基本促公平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形成,产品更加多样、方式更加智慧。开放有序多元化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作用得到体现。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明显提升。气候安全保障和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与应对能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云水资源利用等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保障宿迁GDP绿色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发展环境与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及制度体系更加完备,依法履行气象职责的基础更加坚实;气象部门法定权力和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行政审批更加高效、规范,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明显增强;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中央和地方气象事权与支出责任更加清晰,气象预算管理体系更加规范高效,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基层台站综合能力继续增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得到有效保护。一流气象台站基本建成,支撑气象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文明台站建设跨上新台阶,台站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部门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

1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91.6

≥95

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85.7

稳定在86以上

3

短期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

85

≥87

4

无缝隙预报产品时效

7天

10天

5

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

20分钟

≥30分钟

6

短期气候预测水平

70

≥78

7

气象观测自动化率

58.7

≥90

8

自动观测平均站距

陆地7.5KM,湖面>20KM,平均8.5KM

陆地≤7KM,湖面≤20公里,平均≤8KM

9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

85.6

≥90

10

台站基础设施达标率

78.9

≥95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气象工作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保持现代化发展定力,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大力发展智慧气象,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的能力和水平。

(一)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形成强劲动力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气象业务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擎的气象业务科技体制。

1.强化预报预测能力

完善无缝隙集约化预报预测业务。完善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产品链。合理布局市、县预报业务,完善流程,集约发展。“强化两头,提高中间”,强化临近(0-2小时)、短时((0-12小时)预报预警,开展突发灾害性天气落区格点预报。提升中短期(0-10天)预报能力,预报时效延至10天以上。强化延伸期(11-30天)预报,建立逐旬更新的精细到区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业务。实现站点预报向格点/站点、区域一体化预报转变,不同预报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向更加精细转变,形成时空尺度无缝衔接的精细化预报产品链。加强市县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加快建设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构建实时更新、同步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

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需求,开展暴雨、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细化气象灾害对敏感行业定量化风险评估指标。重点完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大气污染、农业气象灾害、关键农时的气象影响、地质灾害、陆面交通气象等致灾临界气象指标体系,建立气象条件评估及预评估业务,完善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指标,强化灾害发生发展的定量化监测评估。加强基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预报和基于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预警能力建设,提高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天气的早期预警能力。

2.提高气象信息化基础业务能力

完善观测系统。补充河湖水面气象观测站、大气垂直探测站以及环境与生态气象观测站;完善专业气象观测网;发展遥感观测技术,拓展观测领域。优化调整农业气象观测项目与方法;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加强部门间气象相关观测资源统筹协调,建立气象数据收集和共享机制。

完善装备保障体系。强化气象业务系统的运行监控、维修维护、计量检定等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提高观测数据及时性、可用性。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

提升信息网络集约化水平和支撑能力。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集约化,整合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信息资源,积极使用社会资源。增强高性能计算能力,推进计算资源集中共享和精细化管理,加强气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气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形成业务和服务“云 网 端”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升级和完善气象通信网络,提升气象数据传输能力和质量。

增强气象信息加工和服务能力。完善统一基础数据环境,完善数据标准,规范资料传输、处理、应用。建立健全现代气象资料业务流程,开展各类观测资料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历史气象资料数字化,提升数据产品研发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气象数据产品的应用与共享。

提高安全应急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强新技术对安全影响的评估和应对。继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气象通信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3.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建立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开放型的科技创新体制,促进部门内外资源双向深度融合,探索部门内外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制定和完善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产学研分类创新引智平台。

强化气象科技创新主体。优化气象科技发展布局,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明确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科技引领和驱动业务发展的应用性科研格局。加大引智力度,吸引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企业等融入气象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