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宿迁 > 资讯杂谈 > 正文

渴望更多人才的宿迁,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

发布日期:2021/9/13 2:36:21 浏览:358

来源时间为:2021-02-28

渴望更多人才的宿迁,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

2021年02月28日11:06:25_来源:速新闻

今年春节期间,宿迁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望显得尤为迫切——

正月初一,宿迁市委组织部、宿迁人社局联合开展的2021新春人才招引活动启动;

初二,沭阳县招才引智;

初三,泗阳县敞开门接英才;

……

初十,市洋河新区美酒飘香“引”人才。

从初二到初十,全市三县两区和四个功能区同台竞“聘”、各展其“彩”,只为揽英才!

新起点

宿迁渴望更多人才

2021年伊始,宿迁站在一个新起点上。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走过“十三五”,宿迁的工业和产业都已经“脱胎换骨”:

1485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实现历史性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和8.7,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年翻了一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11.8个百分点。

新增开票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37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A股上市企业3家。

花木、果蔬、稻米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建成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区全覆盖。

作为宿迁经济发展的引擎,宿迁高新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宿迁经开区、沭阳经开区及4个省级开发区在全省排名实现进位,6个共建园区考核均位列全省前八,苏宿工业园区实现考核“十一连冠”并获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

但是,放眼未来,宿迁深感任重道远。

仅2021年,宿迁要实现一系列产业发展指标——

机电装备、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绿色家居和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产值达2700亿元、增长18。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先导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化学纤维等2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超过2800亿元。

新增开票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新培育“江苏精品”企业10家。

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300个。

新增省级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200家以上、省级智能车间3个以上。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

在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要求宿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在参加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宿迁代表团审议时,他要求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为宿迁“十四五”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和遵循。

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

宿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

招才引智

这件事宿迁一直在坚持

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这一发展战略一样,招才引智,宿迁一直在坚持。

设立设区市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具体举措上,我市依托中央、省有关人才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尤其是近年来,从住房保障、资金扶持、金融创新等方面,给予各类人才含金量十足的关爱。

2012年起,作为宿迁市人才引领发展“五大行动计划”重要举措之一的“人才招引进校园”系列活动,肩负起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使命。位于北京、西安、武汉、长沙、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重点高校,成为我市人才招引“丝路”上的重要站点。

不仅如此,宿迁还先后在西安、北京、武汉、上海、杭州等地举办人才科技恳谈会,在人才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签约139个项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住宿迁招引人才的步伐。这一年,宿迁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平台、“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渠道、综合招聘和特色专场多种形式,组织全市600余家次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引进大专学历以上人才26771人,其中博士、硕士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3260人。

“去年,我们在疫情之初就开始谋划在全省率先开展‘云招才’活动,通过搭建云平台、开展云招聘、组织云面试、促成云签约,邀请全国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签订校地合作项目8个、校企合作项目9个、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签订企业与毕业生就业协议460个。”宿迁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淑华介绍说,仅“十三五”以来,宿迁赴各类高校开展活动161场次,引进各类人才12.6万人。

“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针对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十三五”以来,宿迁先后出台“五大行动计划”“宿迁人才12条”等文件,并推出人才“购房券”政策。目前,全市已组织实施7批次人才“购房券”申报工作,1335人获批人才“购房券”,享受补助12670万元,已累计为458人兑现4014万元。不仅如此,为了加大招才吸引力,我市出台人才公寓政策和新引进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政策,并扩大覆盖范围,支持企业等用人单位不限专业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并将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引进紧缺急需的博士研究生纳入人才“购房券”政策范围,让人才看到宿迁服务企业、吸引人才的诚心。

“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宿迁把着眼点定位在服务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上,把落脚点定位在让人力资源释放最大能量上,以各功能区、园区为主体,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研联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人才创业载体;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人才创新载体,打造干事创业平台。同时,宿迁对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锻炼,参与项目管理决策,牵头承担重大课题,领衔重大科技项目,加速成长步伐,为人才提供了无限发展机遇,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让人才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宿迁加大优秀人才及人才引培单位宣传力度,通过“先锋宿迁”“12333”“智汇宿迁”等渠道宣传人才创新创业事迹,全面展示我市近年来人才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对紧缺急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坚持引育并举,这是我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市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方式,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统筹起来,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立足培育新常态下新型战略企业家,坚持高端培训和科研项目支持“双管齐下”,着力提升全市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围绕产业需求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河北石家庄人赵松于2017年10月到宿迁工作,在江苏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任研究员,目前已成为中级工程师,享受宿迁人才生活补贴政策。

2017年8月以来,江苏新东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周云从印染厂面料跟单做起,如今报价、打样、接单等业务统统不在话下。周云说:“公司对人才充分信任、积极培养。通过学习,让我从最初不熟悉业务到逐渐能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在为企业贡献价值的同时,个人也收获很多。”

有舞台,有未来,有引育并举,有交流沟通,还有呵护和关怀。由此,人才逐渐汇聚宿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人才总量已达51万人,比1996年的6.75万人翻了近3番。

为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今年我市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人才需求推进“五联五强”行动,全面开展人才存量和需求摸底工作,通过“人才招引进校园”系列活动打通人才供需两端对接通道。

人才的到来,给宿迁带来了澎湃的发展活力,推动宿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宿迁发展不断加速。

宿迁经开区现有工业企业3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家,已经成为宿迁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

市湖滨新区形成了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保险(智谷)小镇、膜材料产业园、职教园区、现代渔业产业园五个特色产业板块,2020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9.4亿元,年均增长14.87,是2015年的2倍;服务业销售收入120.2亿元,年均增长18.1,是2015年的2.3倍;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

可成科技(宿迁)有限公司、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的到来,推动苏宿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为主导的“1 1 N”特色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全省南北共建园区的一面旗帜、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亮点。

市洋河新区更是名声在外,拥有白酒酿造企业80多家,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100

[1] [2]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